主要完成人情况
刘勇健,博士,岩土工程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高校第四批"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近年来,主持或参加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6项为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主持和参与教改项目7项。以第一作者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共6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0余篇,国际英文期刊4篇,EI(SCI)收录12篇,教改论文10篇,参编教材4部。获2010年校高教基金优秀项目二等奖1项。全面负责岩土工程教学改革系列项目的研究工作,组织和参与修订了岩土工程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岩土工程课程群建设、修订教学大纲,网络资源建设和多媒体课件研制等工作,负责和教育教学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和实施全过程。
详情参见"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研究生导师―刘勇健网页"。 了解更多
李彰明,岩土工程教授,工学博士、第八轮广东省岩土工程重点扶持学科带头人,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高访学者、英国利物浦大学荣誉研究员。获省级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壹等奖1项,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指导的项目获解放军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90余篇,SCI与EI收录16篇,ISTP收录1篇;出版著作4部、参编1部;已获发明专利1项、新型实用专利1项。全面负责我所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和参与了修订岩土工程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主编专著1部、注册考试指导书3部和参编行业规范1部,对本项目的岩土工程课程群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祥情况可参见"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研究生导师―李彰明网页"。 了解更多
杨雪强,博士,岩土工程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与参与省部级以上10项科研课题,在巷道稳定、深基坑支护、边坡稳定、岩土强度理论、岩土本构关系、桩基础、上部结构和地基与基础共同耦合作用等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与会议论文集上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20余篇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从事高等教育20余年,先后主讲"土力学、基础工程、工程地质、土力学地基基础、专业英语、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相互作用"等课程16门。参与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大纲,网络资源建设,对本项目的岩土工程课程群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详情参见"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研究生导师―杨雪强网页"。了解更多
张建龙,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土木工程及岩土工程教学与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长岩土工程现场监测技术方面的工作,主持或参与30余个监测项目。承担了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土力学、基础工程、工程勘察、基坑工程"等本科与研究生课程。参与了修订岩土工程课程体系、教学大纲,网络资源建设和多媒体课件等工作。参加两届全国土力学教学会议,并在筹备协办第三届土力学会议。参编了普通高校"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材,编写了《土力学实验指导书》、《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参与了"岩土工程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等4个教改项目的研究,对本项目的岩土工程课程群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详情参见"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研究生导师"。了解更多
李子生,硕士,岩土工程副教授,从事土木工程及岩土工程教学与科研工作20余年,主持和参与各类课题40余项,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与会议论文集上发表论文30余篇。在地基处理与托换、结构加固等领域有深入研究。承担了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工程地质、土力学、基础工程、工程勘察、土动力学"等本科与研究生课程。参与了实验室建设,参与了修订了课程体系、教学大纲,网络资源建设和工程地质学多媒体课件编制等工作。主编了《工程地质学》教材,对本项目的岩土工程课程群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