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申报双方——中山环宇实业有限公司与广东工业大学从1999年开始进行工程类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合作,这一合作延续至今已达14年。长期的合作使双方积累了丰富的校企联合开展实践教育的经验,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和有效的管理平台,为进一步建设广东省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设立“锚牌”奖学金。中山环宇于1999年在广东工业大学设立“锚牌”奖学金,奖励土木建筑工程类优秀大学生。同时,提供实习岗位和物质条件,每年接收广东工业大学有关专业的学生赴该公司进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习。
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中山环宇与广东工业大学于2004年12月签署了《广东工业大学校外实习研修基地建设协议书》,广东工业大学与中山环宇联合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正式挂牌成立。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为大学生接受实践教育提供了平台,也为学校和企业规范管理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了组织保证。
校外实习基地的发展。中山环宇与广东工业大学于2010年1月续签了双方合建校外实习基地的协议并成立了实习基地管理领导小组,双方的合作得到进一步深化。
3-1 设立“锚牌”奖学金
中山环宇于1999年在广东工业大学设立“锚牌”奖学金,每年奖励土木建筑工程类优秀大学生,“锚牌”奖学金的颁发迄今已14届。
中山环宇十分重视“锚牌”奖学金的颁发,附件20是中山环宇向广东工业大学发送的有关文件,文件中阐明了奖学金颁发的具体计划。
广东工业大学严格管理奖学金的评定和发放,图3.1、图3.2和图3.3是中山环宇和广东工业大学的相关领导亲临仪式现场为获奖学生颁奖。
图3.3 2012届锚牌奖学金颁奖仪式
3-2 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中山环宇与广东工业大学于2004年12月签署了《广东工业大学校外实习研修基地建设协议书》,广东工业大学与中山环宇联合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正式挂牌成立。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为大学生接受实践教育提供了平台,也为学校和企业规范管理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了组织保证。
图3.4 校外实习基地揭牌
图3.5 广东工业大学原建设学院院长杜宏彪在挂牌仪式上发言
图3.6 环宇公司总监陈裕贞在挂牌仪式上接受新闻媒体采访
3-3 实习基地的基础条件
中山环宇为广东工业大学校外实习基地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确保在基地实习的学生能够接受良好的实践教育
一、实习场地
中山环宇将东凤镇生产厂区的部分车间开放给学生作为实习的场地:
图3.7 提供学生实习的管道配件生产车间一角
图3.8 提供学生实习的管道生产车间一角
图3.9 提供学生实习的模具制造车间一角
山环宇还在厂区办公楼专门建设了供学生实习的室内培训室,培训室内配备了完善的教学教辅设施。
图3.10 培训室管道安装模型教学区
图3.11 培训室管道配件教学区
二、实习设备
为了提高实习效果,实习基地内还配备了部分供学生实操实验的实习设备和仪器。
图3.12 提供学生实习的管道热变性能维卡测试仪
图3.13 提供学生实习的管道热变性能自动分析仪
图3.14 提供学生实习的管道耐热测试恒温水槽
图3.15 提供学生实习的管道力学性能检测设备
三、教学模型和图片
中山环宇在生产现场改造的基础上,专门为实习基地的教学制作了教学模型,集中在室内培训室供学生学习。
图3.16 PP-R冷、热水管道安装模型
图3.17 水处理PVC-U管道安装模型
图3.18 PVC-C压力管道安装模型
图3.19 英标PVC-U管道安装模型
图3.20 纯净水超滤系统管道安装模型
图3.21 电镀设备管道系统模型
图3.22 水质软化系统管道安装模型
实习基地还专门设计、制作了供教学现场讲解示范的工程知识教学图片。
图3.23 工业管道耐化学性特性表
图3.24 英标管道系统知识介绍
图3.25 日标管道系统知识介绍
五、后勤保障条件
中山环宇为实习基地的正常运行,从饮食、住宿等各方面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条件。
图3.26 实习基地学生宿舍楼
图3.27 宿舍楼整洁的过道
图3.28 宿舍楼内食堂一角
3-4 实习基地实践教育情况
建立在中山环宇的校外实习基地在广东工业大学土建工程类学生的实践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平台
校外实习基地承担广东工业大学土木、市政、建筑设备工程类部分学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任务,是校企合作完成实践教学各环节教学任务的重要平台。
图3.29 学生在基地进行认识实习
图3.30 环宇公司技术人员为实习学生进行培训
图3.31 环宇公司管理人员为参加生产实习的学生做安全培训
图3.32 环宇公司技术人员为参加生产实习的学生操作示范
二、支撑本科毕业设计
实习基地还为广东工业大学部分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提供了强大支撑。中山环宇结合企业的工程项目实例和技术开发、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为本科生毕业设计提供真实课题。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企业的工程师还为学生进行设计指导,促进了广东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
广东工业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2007届毕业生黄扬,其毕业设计就是中山环宇提供的实际工程项目“佛山市某污水厂一期工程设计”选题,在学校老师和实习基地工程师的共同指导下,其毕业设计成果获得了2007年全国高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十佳)的荣誉。
图3.33 黄扬同学获得全国高校十佳的荣誉证书(附件22)
三、支持学生参加学科竞赛
实习基地积极创造条件和资源,支持、辅导相关专业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尤其在参赛选题方面,企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程或技术项目实例,提高了学生的竞争力,在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实习基地直接支持和辅导下,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取得的部分荣誉包括:
(1) 吴琼燕等八位同学的作品《绿之源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计划》荣获广东省第四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2) 王文海等八位同学的作品《大学城典型公共建筑能耗调查研究》荣获广东省第九届“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3) 黄文权等六位同学的作品《纳米材料在水溶性污染物去除水中的分散与回收实用技术》荣获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4) 李大媚等十一位同学的作品《广东公共建筑环境热舒适性研究》荣获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5) 郑志会等四名同学的作品《有毒难降解有机废水预处理工艺的实用组合技术设计》荣获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6) 由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学生组成的CMC团队荣获广东工业大学“挑战杯”第二届创业计划竞赛优秀奖。
四、为学校教学提供资源
实习基地依托中山环宇在工程建设和技术开发第一线的有利条件,积极组织编纂和制作教学教辅材料,丰富了相关专业的教学手段。
实习基地组织中山环宇的专家和广东工业大学的教师共同编纂了《塑料管道培训教材》,供广东工业大学相关课程教学使用。
实习基地的中山环宇有关专家根据工程经验编纂了《塑料管道工程事故案例分析》的辅导材料。
双方在实习基地联合录制了《塑料管道连接》的教学视频,中山环宇的徐爱华总工程师亲自在视频中进行管道连接实操示范。
图3.34 管道连接教学视频
图3.35 环宇公司徐爱华总工程师实操示范
图3.36 教学视频片尾
此外,中山环宇还无偿向广东工业大学提供了教学实习设备。例如全套塑料管道熔融连接设备共4套,在学校的实践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3.37 环宇公司资助的全套管道连接设备
五、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实习基地10多年的运行过程中,始终将实践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中山环宇的专家和管理人员定期来广东工业大学为大学生开设社会实践类的讲座,围绕人生理想、职业规划、就业选择等热点问题与大学生们进行交流。
图3.38 环宇公司总监陈裕贞在广东工业大学进行讲座
合作双方每年进行一场篮球友谊赛,通过运动感受生活,加深友谊。
图3.39“锚牌”杯篮球友谊赛颁奖现场(2010年现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
图3.40 合作双方友谊永固(2001年原广工大五山校区“锚牌”杯篮球赛)
六、企业员工继续教育的平台
实习基地为大学生们提供实习资源的同时,也为企业员工接受继续教育、提升理论素养创造了平台,广东工业大学强大的师资力量优先为合作企业服务。
图3.41 城市公用设备系系主任梅胜为企业员工进行理论培训
3-5 实习基地的发展
中山环宇与广东工业大学于2010年1月续签了有关深化联合办好校外实习基地的协议,促进了实习基地的进一步发展。
中山环宇与广东工业大学于2010年12月签署了“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合作建设协议书”,进一步提升了实习基地的发展空间。
一、成立管理领导小组
中山环宇与广东工业大学在实习基地的合作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学生到该基地参加实习。为了加强管理,保证实习质量,新的合作协议当中增设了管理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中山环宇实业有限公司牵头,合作双方共同参与,统一调配实习资源,为实习基地的持续、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建设新的实践教育条件
中山环宇进一步加大了对实习基地实践教育条件的投入,扩建了厂区的教学培训场地,增加了教学模型和教学挂图。
图3.42 建筑给水系统模型
图3.43 建筑排水系统模型
图3.44 室内给排水系统模型
图3.45 埋地给水管道系统模型之一
图3.46 埋地给水管道系统模型之二
图3.47 简易泵房示意图
图3.48 埋地给水管道示意图
图3.49 建筑给排水系统图
三、试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广东工业大学积极参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由于实习基地10多年成功运行的良好基础,在尚没有建立完善的培养方案和运行模式之前,探索在给水排水专业挑选优秀学生赴实习基地试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
广东工业大学于2009年安排了四年级的彭见青、蒋文婷两位同学赴实习基地进行半年的学习。合作双方非常重视,公司总监陈裕贞和总工程师徐爱华亲自担任两位同学的指导老师,学校也派遣教师定期赴基地进行监督、指导。
图3.50 首批赴基地试行3+1人才培养的学生
图3.51 首批赴基地试行3+1人才培养的学生与基地领导
图3.52 基地安排的学习场所
图3.53 公司徐爱华总工程师为学生进行理论指导
图3.54 公司徐爱华总工程师为学生进行现场讲解之一
图3.55 公司徐爱华总工程师为学生进行现场讲解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