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习题
1.图5.1,光电边D=561.334m,所处高程Hm=1541.3 m,R=6371km。设高程基准面的地球曲率半径R=6371km,求光电边投影到高程基准面的改正。若投影到假定的高程基准面的相对高程是H'm=41.30m,求这时的投影改正。
2.接上题。S=561.334m,ym=15451.56m,R=6371km。计算高斯平面距离改化△s值。
3.试述地球面上边长和角度不进行高斯改化的条件。
4.按1956高程基准的某地面点A的高程H'A(1956)=54.021m,换算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绝对高程。
5.按1956高程基准某地面点A的相对高程H'A(1956)=74.372m,换算成珠江高程基准的相对高程。
6.已知珠江高程系统、广州高程系统的高程零点差分别+0.557m、-4.443m,P点的珠江高程系统相对高程H'珠江=56.368m,求P点的广州高程系统相对高程H'广州。
7. 某直线段的磁方位角=30°30′,磁偏角δ=0°25′,求真方位角Α=?若子午线收敛角γ=2′25″,求该直线段的坐方位角α=?
8.直线段的方位角是 。
答案:①两个地面点构成的直线段与方向线之间的夹角。
②指北方向线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线段所得的水平角。
③指北方向线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直线段所得的水平角。
9.式(5-19)的δ本身符号有正负,说明A = M +δ的大小意义。
10.图5.8,设D点的子午线收敛角=11′42″,过D点DB边的真方位角ADB=91°55′45″,试计算DB的坐标方位角αDB。
11.某线段磁方位角M=30°30′,磁偏角δ=0°25′,求真方位角Α=?若子午线收敛角=0°02′25″,求该直线段的坐方位角α=?
12.图5.21中,A点坐标xA=345.623m,yA=569.247m;B点坐标xB=857.322m,yB=423.796。水平角=15°36′27″,
=84°25′45″,
=96°47′14″。求方位角
,
,
,
。
13. 罗盘仪是一种 .
答案:①用于测定直线段磁方位角的仪器。
②测量真方位角的测量仪器。
③可计算坐标方位角的计算工具。
14.试述磁方位角的测量方法。
15.在罗盘仪测定磁方位角时,磁针指示的度盘角度值是 。
答案:①磁北方向值。 图5.21
②磁偏角δ。
③望远镜瞄准目标的直线段磁方位角。
16.一测回角度测量,得上半测回A左=63°34′43″,下半测回A右=63°34′48″。求一测回角度测量结果,结果取值到秒。
17.水准测量改变仪器法高差测量得一测站h1=0.564m,h2=0.569m。求该测站测量结果,结果取值到mm。
18.S=234,764m,坐标方位角α=63°34′43″,求△x,△y。结果取值到mm。
19.试述陀螺经纬仪的指北特点和原理。
20.试述坐标换带计算的意义,试述间接法换带计算的基本思路和电算换带的计算步骤。
21.说明近似数的凑整原则,说明测量计算"多保留一位运算"的原理。
参考答案
1.图5.1,光电边D=561.334m,所处高程Hm=1541.3 m,R=6371km。设高程基准面的地球曲率半径R=6371km,求光电边投影到高程基准面的改正。若投影到假定的高程基准面的相对高程是H'm=41.30m,求这时的投影改正。
解答: 在高程Hm=1541.3m
投影改正=-0.136 m。
在高程H'm=41.30m,投影改正=-0.0036 m。
2.接上题。S=561.334m,ym=15451.56m,R=6371km。计算高斯平面距离改化△s值。
解答: 计算公式
△s=561.334×15451.562/(2×63710002)=0.00165m
3.试述地球面上边长和角度不进行高斯改化的条件。
提示:参考page 99第7行,page 100第10行~第15行。
4.按1956高程基准的某地面点A的高程H'A(1956)=54.021m,换算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绝对高程。
解答:HA(1985)= H'A(1956)+ =54.021m+0.029=54.050m。
5.按1956高程基准某地面点A的相对高程H'A(1956)=74.372m,换算成珠江高程基准的相对高程。
解答:1) HA(1985)=H'A(1956)-=74.372m+0.029=74.401m。
2) HA(珠江)=HA(1985)+=74.401m +0.557=74.958m。
6.已知珠江高程系统、广州高程系统的高程零点差分别+0.557m、-4.443m,P点的珠江高程系统相对高程H'珠江=56.368m,求P点的广州高程系统相对高程H'广州。
解答:1) (1985)=
( 珠江)-
=56.368m -0.557m=55.811m。
2) (广州)=
(1985)+
=55.811+(-4.443m)=51.368m。
7. 某直线段的磁方位角=30°30′,磁偏角δ=0°25′,求真方位角Α=?若子午线收敛角γ=2′25″,求该直线段的坐方位角α=?
提示:参考page103式(5-19) 式(5-20) 式(5-21)。
解答:Α= M+δ=30°30′+0°25′=30°55′。α= A-=30°30′-2′25″=30°27′35″。
8.直线段的方位角是 ③ 。
答案:③。
9.式(5-19)的δ本身符号有正负,说明A = M +δ的大小意义。
提示:参考page102倒1、2行。
10.图5.8,设D点的子午线收敛角=11′42″,过D点DB边的真方位角ADB=91°55′45″,试计算DB的坐标方位角αDB。
解答:αDB= ADB-=91°55′45″-11′42″=91°44′03″。
11.某线段磁方位角M=30°30′,磁偏角δ=0°25′,求真方位角Α=?若子午线收敛角=0°02′25″,求该直线段的坐方位角α=?
参考上题。
12.图5.21中,A点坐标xA=345.623m,yA=569.247m;B点坐标xB=857.322m,yB=423.796。水平角=15°36′27″,
=84°25′45″,
=96°47′14″。求方位角
,
,
,
。
答:=344°07′55.4″。
= 179°44′22.4″,
=275°18′37.4″,
= 192°05′51.4″。
13. 罗盘仪是一种
① .
答案:①。
14.试述磁方位角的测量方法。
提示:参考page106倒12行~倒6行。
15.在罗盘仪测定磁方位角时,磁针指示的度盘角度值是 ③ 。
答案:③
16.一测回角度测量,得上半测回A左=63°34′43″,下半测回A右=63°34′48″。求一测回角度测量结果,结果取值到秒。 图5.21
答案:一测回角度测量结果:63°34′46″
17.水准测量改变仪器法高差测量得一测站h1=0.564m,h2=0.569m。求该测站测量结果,结果取值到mm。
答案:该测站测量结果:0.566m
18.S=234,764m,坐标方位角α=63°34′43″,求△x,△y。结果取值到mm。
答案:△x=104.463m,△y=210.242m。
19.试述陀螺经纬仪的指北特点和原理。
提示:参考page107第10行~page108。
20.试述坐标换带计算的意义,试述间接法换带计算的基本思路和电算换带的计算步骤。
提示:参考page109、111。
21.说明近似数的凑整原则,说明测量计算"多保留一位运算"的原理。
提示:凑整原则:根据小数点后保留数,“四舍”、“五入”、“奇进偶不进”。“多保留一位运算”的原理:数的最少小数位一经确定,其它数的小数位可以多保留一位,多余的小数位在运算中没有意义。